“十(shi)三(san)五”期(qi)間,大(da)量(liang)軌(gui)道(dao)交(jiao)通項(xiang)目(mu)開工,對自主品(pin)牌電梯企業來說是(shi)很(hen)好(hao)的機(ji)遇。以往,軌(gui)道(dao)交(jiao)通基(ji)本都是(shi)外(wai)資(zi)(zi)品(pin)牌的天下(xia),自主品(pin)牌很(hen)難中標,但從(cong)最近一些軌(gui)道(dao)交(jiao)通項(xiang)目(mu)招標來看,已不再(zai)傾向外(wai)資(zi)(zi)品(pin)牌,給(gei)予自主品(pin)牌更多公平競(jing)爭的機(ji)會。
投標門檻設置趨于公平
由于軌道交通電梯項目屬于國家重點工程且采購金額較大,注定成為各大企業競爭的焦點。從幾年前的軌道交通電梯項目來看,中標的基本都是外資品牌。尤其是一些項目的高資質門檻,讓很多自主品牌望而卻步。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員或項目負責人對自主品牌不夠信任,在招標文件要求設置上,寫入了不利于自主品牌競標的條款。
一些軌道交通電梯項目在投標人資格要求中,明確規定投標供應商在國內有多個類似項目經驗,僅這一項要求就可以讓絕大多數的自主品牌失去投標機會。另外,招標文件對企業的注冊資金、年銷售業績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過去,一些地鐵電梯項目的評標,有些項目要求某些部件為原裝進口,這顯然不利于自主品牌參與競爭。但從近兩年來看,類似的條款逐步消除,為自主品牌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條件。
自主品牌要練好內功
目前,國內運營的地鐵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從“十三五”規劃來看,除了一線城市在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外,二三線城市也在發力軌道交通建設,相關開始分散到全國主要城市。
一線城市電梯采購往往傾向于一線品牌,自主品牌目前還很難進入。但隨著二三線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陸續上馬,無疑給自主品牌增加了更多機會,優秀自主品牌可以重點關注二三線城市,競爭相對沒那么激烈。
自主品牌進入軌道交通市場自然要比一線外資品牌付出更多的努力。自主品牌需要圍繞產品質量、供貨安裝、售后服務以及價格等幾個方面做文章,只有練好內功,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才能獲勝。
隨著自主品牌產品質量的提升,一些產品已出口到國外軌道交通市場,這說明自主品牌質量也是可靠的。
在軌道交通建設熱潮中,自主品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等優秀自主品牌在國內軌道交通市場也有所斬獲,并有不斷爆發之勢。
自主品牌能夠在軌道交通項目中得到認可,得益于企業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未來,自主品牌將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除了產品質量要過關,駐點服務也很重要,中標廠家應在地鐵站設立服務網點,實現零距離服務,來預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即便電梯出現故障,也能在第一時間解決。